羅賓漢.jpg

《羅賓漢》是英雄電影,是那種壞人會把你恨得牙癢癢的電影,劇情很大眾,但也很精采的電影。

過去我記得的美國影星名字(還能和臉對得上),只停留在尼可拉斯凱吉、威爾史密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布萊德彼特、安潔莉娜等等一般人也會記住的影星,但【羅】片激起讓我想認識男女主角的欲望。

先說說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拜網路之賜,很快的就能知道她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的女主角,愧疚的是,即使看了《班》片這樣獨樹一格的電影,我還是始終只記得布萊德的帥氣。又拉回布蘭琪,事實上,她並非挺美的女星,但卻散發出一種獨有的氣質,就她在《班》片和《羅》片的角色設定上,頗有相似之處,都是面對著兩段情感的拉扯,她很能細緻的詮釋出割與捨的心裡衝突,卻也能表現出在劇情架構裡必須恪守的表面倫理,再次的証明,人的美,表面只佔了10%。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面啟動.jpg

 《全面啟動(INCEPTION)》的佳評如潮,在等待二輪上映前就已耳聞許多,待二輪一上映,隨即入座觀賞。就電影英文名稱Inception字面意義而言,Google字典給了「開端」、「創始」的解釋,我也兀自做了綺異的解釋,「或許,我們現在也正在夢中。」

 不得不承認,《全》片的編劇是個心思縝密、邏輯暢通的人,劇情主要的三層夢境讓人不免聯想起企管用書中常用的支線圖,又像是拆不完的禮物箱,拆完一層發現禮物後,竟又有一層鎖等待著解開,緊湊的安排,使觀者大呼過癮。

 而《全》片中談到許多關於夢境的理論,且具體的把夢境實體化、真實化,並談到夢是可控制,甚至是可設計的,這讓我想起在高中時補習班的一位數學老師所說的類似經歷。他談到,有陣子自己一直夢到老虎追著他跑,而且出現的頻率特別高,但有天他就想,下次再夢到老虎,一定要控制自己停下來,甚至打倒老虎,他說,一開始很難辦到,況且也不是每次都夢到一樣的夢境,但久而久之,有次他真的停下來,並且用身體所不能做到的姿勢,打敗老虎了。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星期天.jpg

這部電影的心得,差點就給時間流逝消失去了,直到前幾日從彰化鄉間與越南勞工的計程車共乘的經驗中,激起想寫的欲望。

外籍勞工在台灣是相當尋常的事情,漸漸的也在各地形成自己的文化,外勞街、外勞酒店、外勞商圈,這些透過工作、婚姻、偷渡而來台灣長期居住的新住民,確實是把這當成了第二故鄉了,但故鄉總還是故鄉,那兒有年邁的父母,那兒有孤寂的妻兒,那兒有在這永遠尋不著的家鄉味,鄉愁,是無分國界的。

《台北星期天》的劇情架構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產生,和多數的新住民處境大相逕庭,而本片導演何蔚庭邀請到菲國當紅影星的助陣,更是為《台》片的精彩度大幅提升。

無論是飾演吊兒啷噹馬諾奧的Epy Quizon,還是臉部表情憨直卻喜感頗佳的迪艾斯(Bayani Agbayani飾),都有令人驚艷的感受。前者的天馬行空與後者的多慮穩重呈現相當的對比,但這樣的對比就有如七爺八爺或王哥柳哥的搭配,頗有互補之效。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頁台北.jpg

台灣的觀眾獨愛得獎的台灣作品,卻又常怨在得獎的作品裡得不到期望中的回饋,這其中的落差,無非是在各大獎項的評審皆站以較專業的角度評斷一部電影的好壞,一般大眾則是抱持著欲獲得某種娛樂性的心態進入影院,兩者的距離,不難得知為何好萊塢的電影,始終廣佔市場。

《一頁台北》即是得獎作品中相當顯著的例子,和前陣子火紅的《父後七日》得到的觀眾迴響頗為類似,極端的兩方有人認為,又是媒體炒作起來的國片,另一方則歡心的認為,台灣電影的發展,似乎又進入新生代遍地開花的成長期。

我屬於後者。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愛飛起來.jpg

又開始看電影了。在金馬影展頒獎後的冬季,熟悉的出租店、隨手挑選兩三片主流的、非主流的電影,囫圇吞棗罷的也好、那電影開播前的氛圍,又引起沉寂一陣的電影癮。

《讓愛飛起來(Ricky)》敘訴著單親媽媽和她一個小女兒,及工廠認識的西班牙男性、陷入熱戀,最終,主角現身,可愛至極飾演嬰兒的亞瑟‧裴耶(ARTHUR PEYRET)。

如同有人這樣說過,亞瑟‧裴耶是個巨大又美麗的嬰兒,也有人說他演技很好,倒不如這樣說著,他只是剛好符合電影劇組想要呈現模樣的角色,嬰兒的可控制性,我想,當過父母或哥哥姐姐的,多少能體會一二吧!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