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陸生.jpeg

陸生來台,閒置十六個月的法案,執政黨揚言本會期一定要過關,在野黨也誓言力阻到底,以台大校長李嗣涔為首的幾名大學校方代表也跟來湊熱鬧,在庶民眼中,這又是一場鬧得沸沸揚揚的政治秀。

對於此次陸生來台法案,各界各持有正反方意見。支持方以樂觀態度看待,認為開放陸生來台是絕佳的兩岸交流,除可以消除新世代觀念間的差異,拓展台灣學生國際觀,更可激勵台灣學生的學習慾望,但開放的前提是必須有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台灣學生的教育資源。

持反方意見的網友則認為,在ECFA簽署議題政府並未善盡公開義務,使得人民失去對政府的信任,在此焦頭爛耳之際又急推陸生來台法案,不免讓人感到憂心,即使在教育部「三限六不」的保證下,人民還是擔心會不會又是一張開給人民的空頭支票,而給陸生的是予取予求的空白支票。

撇除陸生來台的優缺,教育界得先深深的反省思考才是,畢竟唯有提升現今學生素質才是最遠觀之道,而不是淪為政治幫傭還沾沾自喜。

台灣學生的數學邏輯程度在國際上是首屈一指的,但在感性的抽象領域,卻少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是誰抹殺了台灣學生的感性,教育改革偏向資本主義的政策是無法規避的主因。然而讓人感到害怕的是,尚未看見主流學術界的覺醒。

如作家蔣勳所言,教育界與學術界需是扮演社會的一股清流,以平衡過於商業的社會風氣,而這知識份子自許應有的風骨,在近幾年,完全喪盡。

過多的大學教育,拉低了台灣學生的素質,文憑風氣高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成為父母心中對孩子唯一的期待,補習班林立,台灣學生的第一個家是學校,第二則是補習班,第三是才藝班,最終才是本應最溫暖的家。

完 全拋棄道德教育與美學教育,讓台灣人漸漸成為讀書機器,進而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罪在死刑犯?罪在酒駕者?罪在父母?其實罪在教育者。或許社會既有風氣是 改革教育最大的包袱,但請拾起身為教育者的信念,予以未來社會的主人翁一個五育均衡的環境。如此一來,陸生來台誰也不怕,因為我們自己夠好。

原文網址:http://young.1111.com.tw/news.asp?id=281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G 的頭像
    E.G

    E.G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