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父後七日.jpg

在媒體的宣傳下,《父後七日》儼然有意打造成《海角七號》後時代主流國片的味道,以黑色幽默的角度綜看生離死別,道地的民間習俗夾雜著隨意的生活用語,的確是部很容易吸引住在鄉下生活成長的觀者。

身為彰化人,《父》片的取景有種再也熟悉不過的味道,像是走出家門,轉角的一處田園花景;嗩吶的嗚鳴聲與透過麥克風開到最大還有A扣的哭爸哭母聲,偶爾會在街角一隅的空地重播。作者劉梓潔以戲謔的手法來看待父親的死後,卻又在無數個跳脫悲傷的情緒後,於環境或回憶的某個觸角,引出在種種儀式忙碌掩蓋下被潛藏的至深哀戚。

《父》片絕非是喜劇,假若是抱持著此心態進入戲院者,肯定會大失所望,它只是把台灣傳統儀式過程與面對至親死亡情緒的極大反差呈現出來,是蠻好笑的,但籠罩著的那股低氣壓,則從未散去。

本片所以在還未正式上映前即引起廣大的迴響,應是作者挑戰了許多創作者較難觸及的死亡話題與台灣傳統儀式,與其說挑戰,倒不說是將完整的主觀與抽離的客觀清楚的對比,有看過書的人應該知道,作者真正的悲傷療養期,是在父後七日,發酵的情緒往往在不經意的一個念頭,徹底崩堤,這是每個經歷過的人定能體會的,然而她卻是把這最不願意面對的回憶,一點一滴的細閱,終成一篇散文、一部電影和再一次的潰堤。

順道一提,片中的音樂頗有同是彰化人陳昇的詼諧韻味,時快時慢混著低沉戲謔的歌聲,像是「師公」的念經,亦是讓整部片不至陷入愁雲慘霧的重要關鍵。

台灣的作家都頗有自身的況味,之所以無法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世界主流語言(英文)是最大的隔閡,但隨著國際趨勢漸往東方,有朝一日或許將可看見台灣文學的發光發熱,但在此之前,透過電影的改編轉述,或許暫是另一途徑,《父後七日》已做了最佳的範例,票房無論如何都無法否定它的價值,但如何肯定,走進戲院就對了。

 

好(G)蘋果指數:●●●●○

註:

●:一顆

○:半顆

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