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野的城 首.jpg  

(圖1:封皮給人青春熱血的假象。FROM:開眼電影。)

 

比起導演雲翔09年的《永久居留(Permanent Residence)》及10年的《安非他命(Amphetamine)》,他的處女座《無野的城》描述同性之情的畫面,還顯得含蓄許多。

 

以往接觸到描述同性戀議題的電影,大都輕描淡寫帶過,更沒看過整部電影的核心都是在探討這個議題的。然隨著世界對於同性戀的接受度與日俱增,藝術創作者也就更勇於放開手腳真實的呈現,對觀眾,又多了觀賞影片的廣度與深度,對創作者,也不用再扭捏的隱喻道出那股熾熱的感受。受與施兩方,皆能各取所需,對電影圈也算得上是好事。

 

《無野的城》若真要說是道地的同性戀電影,的確是有所不及,但透過劇中香子俊似異似同的雙重性向,可細微的看出導演對於同性之情真實的刻劃。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以香港國家棒球代表隊為班底的演員,據說連劇情都是真實轉述呈現,也就是說,劇末的捲字幕那段類似【本片源自真實事件改編,如有雷同絕非意外】的敘述,不是乎攏乎攏而已。

 

4.jpg

(圖2:城市人的寂寞,往往在安眠藥、樓頂及木炭中找出口。FROM:開眼電影。)

 

正因為如此,沿用真實姓名在劇中表現,演回自己的勇氣,是電影之外更令人欽佩的決定。

 

劇中還有幾個值得探討的觀點,如香子俊第二任女友劇中所言:「只要是年輕的、漂亮的,無論男生女生,都會討人喜愛,只要有機會,為什麼不多加嘗試。」常人看來這當是會得到「騷包」、「賤貨」的評價,無論這是導演自身觀點的反映,還是對社會觀察的心得,都足以顯現出創作的可貴之處。

 2.jpg  

(圖3:(圖左)香子俊隱約的雙重性向,讓他在生活與團體中飽受煎熬。FROM:開眼電影。)

 

球隊隊員互動的表現,是團體生活最好的寫照,尤其是團體中常見的孤立與分化,幕幕喚起學生時期所聞所見的畫面,僅能說人性的幽微,往往是無解之解。還有主角之一梁宇聰認識的找死女孩,口中述說著:「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說出繁忙城市裡,來來往往人群的說不出的寂寞與孤苦。

 3.jpg  

(圖4:最後的這幕才道出導演的核心。FROM:開眼電影。)

 

此外,台灣教練到當地認識的北京女孩,也代表著速食都會愛情的表徵,儘管當下她愛他愛得死去活來,非他不可,卻又不願隨他回台灣過著穩定安逸的生活,這種游移漂動的影片氛圍,是《無野的城》自始都未消散過,亦像是新一代人、事、物對現況的浮動與不安定感。以青年敘說青年所呈現的準確度,讓這部以棒球為誘因的電影,引人走入社會相對少數觀的世界,說是,「掛羊頭賣狗肉」倒是嚴重,賽外之音還較適切些。

 

好蘋果推薦:●●●○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