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裡上的故事.jpg

 

誠如甘耀明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道:「這本書是我目前出的書籍中,最好讀也最有趣的。」《喪禮上的故事》確實是過去他個人出版的作品中,閱讀性最易的一本,但在故事背後充滿深切寓意的寫作風格未變,他仍是那個甘耀明。

 

只是叫人納悶的倒是這次封面,請來兩位洋人的助陣,和本土文學作品完全搭不上邊,就連作者本身也說不出個所以人(詳情請看甘耀明的部落格),或許是出版社想來個別出心裁,行銷手法、行銷手法。


書中麵線婆的人生終點牽引出16個在喪禮上的故事,有著作者家族故事反芻的身影,以及過去台灣先民披荊斬棘的那些故事,作者透過自身經歷、耳聞和閱讀史料消化後,以詼諧易讀的小故事方式,寫出扣人的鄉村佚人佚事,若是經歷過當代生活的讀者讀到,書中某些描述應會使其陷入記憶的洪流,細細琢磨已逝時光裡的種種,細淚潸潸亦是,會心一笑也罷,終來肯定回甘。

 

對於年輕讀者而言,這倒有「阿公講古」的感覺,那些無緣體會的、錯過的甘苦歲月,老牛也會微笑看待生死的善良世界,是怎樣的淳樸溫馨,是怎樣的與今悖離,一再凸顯寓言故事強調的離惡親善,都像是老母的叨叨絮絮,老梗卻還是引人入勝,無非間接證明了世上無絕惡之人,誰能不愛世界和平?或許只是未得適當的啟發罷了。

 

「死亡不過如此,重要的是如何活過時代。」寫作者常透過自己書寫的對象抒發個人理念與想法,鄉村寓言式的本書,更是發揮到淋漓盡致。順道提起,若是第一次讀甘式作品的讀者,想必會有些不習慣他慣用方言的手法,但持續讀之,便會嚼出趣味,越讀越是興意盎然。

 

在圖書資訊爆炸化的當下,好的作品往往不敵大筆行銷經費的「暢銷」排行書,殊不知這些「暢銷」頭銜的加持,有些是商業操作的慣用手法,作品內容優質買來還算可喜,若是內容敷衍淺薄,可能會換來誆騙之受,所以挑選66折與百大暢銷排行前,可請三思,但若《喪禮上故事》,原價買入,仍是值得(個人觀感,僅止參考,呵~)

 

甘耀明的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orwell2009/archives/1478102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