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中的小星星.jpg

(圖1:截自開眼電影網)

始終在想,真有一個國家的孩子,不受考試成績壓迫、不為名次升降責罵、不因不及格被打!?

 

1.jpg

(圖2:(圖右)童星達席爾·薩法瑞 (Darsheel Safary )表現不俗。圖截自開眼電影網)

學校幾乎是大部分孩子心中的夢靨,人人擠破頭爭得第一名就只有一個,小孩都懂這個道理,只是小孩變大人,常常問自己小孩的,竟也是成績考得怎樣?功課有沒有做好?卻未用心的去了解,孩子的困惑與長處,即使他們曾是小孩。

 

親子關係與教育問題在東方社會通常是最常被忽略的重要課題,中東國家與印度也不例外。畢竟在西方思潮(尤以美國)的薰陶,各個開發中和後已開發國家都以美國大叔為鑑界在邁進,這無非又是一場對名次的憧憬競爭。

3.jpg

(圖3:親子關係的維繫,是無分國界的。圖截自開眼電影網。)

 拜《三個傻瓜》之賜,激起自己想去認識阿米爾‧汗的動力,進而開始搜尋他過去的作品,《心中的小星星》就是他的第一部自導自演之作。

 

4.jpg

(圖4:阿米爾‧汗 是個對教育議題相當關心的影像工作者。圖截自開眼電影網。)

或許有人說阿米爾‧汗的作品說教意味太過濃厚,客觀看來的確如此,只是若是以傳達教育真實內涵為目的,那他用了個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達給所有的觀影者,瑕不掩瑜,是個令人尊敬的影像工作者。

 

5.jpg

(圖5:兄弟間的關係也扮演著童年相當的關鍵。圖截自開眼電影網。)

《心中的小星星》大綱是敘述小康家庭裡有個讀寫障礙的8歲男童,在同年級的課程上,不斷被留級,甚至連正常的英文字母和數學題目都學不起來,加上和別人打架、蹺課等諸多問題,逼得男童父母不得不以難以管教的角度將孩子送到軍事管理的寄宿學校,重新展開他的學習旅程,然而這只不過是令一場噩夢的開端,所幸遇到新來的美術老師,才真正的開啟他的學習之路。

 

誠如海報上的題字,「每個天資獨特的孩子,都需要一個懂他的老師。」又言之,每個孩子、每個人,不都是天資獨特的孩子!正所謂,「同模出廠,也不盡相同。」獨一無二,是造物主的座右銘。

 

6.jpg

(圖6:老師往往給人刁難無所謂的感覺,或許是教育熱情喪失的表現。圖截自開眼電影網。)

 

《心》和《三個傻瓜》一樣,都跳脫了傳統的教育框架思考,可仔細想想,前者所展現的教育者耐心與細心,本就是教育的應有的態度,何以導演還需特別透過電影來提醒大眾和父母呢?而後者闡述對知識因好奇追求後的滿足,不也是學習過程正常的表現嗎?人類迷思了!社會迷思了!就連最不能迷思的教育者,也深陷其中。

 

若一廂的期待孩子擁有完美的學習環境,是天真的想像,可是如果沒有像阿米爾‧汗這樣的創作者來時時提醒著,教育最初始的意義,那功利主義的毒瘤可能將會無法無天的蔓延,直到歪理成為正統,人心失去追求純粹的動力,屆時,也就不再需要教育了。

 

好蘋果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