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托.jpg

灣導演李安的《斷背山》一戰成名後,在美國電影圈的地位隨之 水漲船高,但這位台灣之光並未陷入得獎的光環陷阱中,依舊維持固有的步調,慎選較具深度的劇本執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於2009年上映,改編自真實事件的 《胡士托風波》這部小品,雖在票房上並未有特別亮麗的成績,但其背後探討的觀點卻讓60年代的一場搖滾音樂會有了更深的意義。

為了挽救家 族旅館企業的畫家,毅然返鄉幫助,在苦無對策之際,報紙上的新聞給了他靈光一現,一個年年舉辦的搖滾音樂節,因找不到場地正擔憂著,恰好主角手上有張通過的活動許可證,因緣際會下,史上最有名的音樂節就此揭開序幕。

從看場地、敲定、籌備、溝通到活動開始,導演李安不斷的在觸及敏感話題,前衛的藝術裸體表演、難以說出的同志情節、潛藏心中的種族對立以及嗑藥呼麻的嬉皮文化等等,其表達意境已超脫音樂節本身。

接近兩個小時的影片當中,既無當代有名的Jefferson Airplane、Sly & The Family Stone、Grateful Dead等巨星的畫面,甚至是拉近畫面看到舞台的一幕都沒有,導演不斷的在強調,音樂節的主角不只是這些巨星,而是整個參與其中的所有人。

在拉回本片,縱使胡士托的本意竟也只是解救家族企業這樣的膚淺,說穿了還是商業,但在整個活動啟動運作的同時,漸漸的喚醒世人心中的壓抑與渴望的真正自由, 原來在爛泥裡翻滾著的那些人們,才是最坦承的面對自己,恣意的享受活著的每一刻,獲得自由的代價,便是滿身泥淖,有得必有失。

台灣近幾年也吹起了音樂節風,墾丁、貢寮、澎湖等等,那些吹著海風,水溫駐著三兩隻白鷺鷥的海濱都市,總會在一年之中,藉著搖滾與音樂之名義,瘋上幾天幾夜,地方政府與主辦廠商樂得荷包滿滿,卻也間接助長毒品的風氣,瑕瑜之間,誰占上風,旁觀者心中自有一把尺。

究竟這是屬於台灣的心靈自由之路,還是商人的取財之道,看著台灣活動後解散人潮的氛圍中,答案已一目了然。或許,台灣有胡士托的表演者,卻少了胡士托的觀眾,下次臨走前別忘了帶走一把爛泥,音樂不只是音樂,觀眾也不只是觀眾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